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1-07
2023-11-07 第T39版:特刊 【字体】大 |默认 |

“2023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展示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4870
吉林大米
    吉林大米作为全省域单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开创者,始终紧扣质量体系、产业体系、营销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三大区域、四大品类、七大特色之乡为主要内容的品系格局,以直营店、电商平台、城区社区直通车和吉田认购四个版本并存的营销模式,成为“吉林农业的第一品牌”,荣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佳市场表现奖”,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被誉为“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鲜活样本”。吉林大米品牌优势逐步显现,中高端大米销量增至25亿斤,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增至260亿元,效益稳定在6亿元以上。
    上榜理由:吉林大米着力实施 “六大提升行动”,促进品牌建设从“量的发展”转向“质的突破”,加快实现“名米”卖“好价”。

荆楚粮油
        “荆楚粮油”是由湖北省粮食局支持和组织建设,并委托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注册和运营的省域粮油公用品牌。2020年进入转型发展期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湖北农产品公用品牌”和擦亮“荆楚好粮油·中国好味道”品牌的决策布署,“荆楚粮油”建立和完善“1+N+X”的“省域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多级品牌矩阵推广机制,加快整合全省重点龙头企业和优质粮油产品,广泛开展公用品牌形象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旗下产品原料、产地、餐饮习俗和历史人文等文化内涵,聚力讲好荆楚粮油故事,增强“荆楚粮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上榜理由:湖北生态美,荆楚粮油香。立足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独具湖北特色的区域品牌,“荆楚粮油”带领湖北优质粮油产品走向全国。

天府菜油
        “天府菜油”行动实施以来,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天府菜油”品牌建设为核心,构建“联席会议、奖补政策、品牌管理、产品标准、统计制度”五大体系,做好“菜、花、蜜、油、粕”多篇文章,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下好先手棋。
    迄今,四川累计有15家企业29款产品获得“天府菜油”品牌(商标)使用授权,品牌价值评估超52亿元。全省去年油菜种植面积2079.8万亩、油菜籽总产352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产值增长70%。预计2023年四川省油料产业综合产值将超880亿元,并于“十四五”末迈上千亿元台阶。
    上榜理由: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公共品牌整体营销力度,“天府菜油”在品牌宣传上持续发力、不断出新,为擦亮川油金字招牌筑牢扎实底座。

齐鲁粮油
        2018年,山东省启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齐鲁粮油”融合山东“人品好、原料好、技术好、产品好”四大优势,定位“道不尽齐鲁粮油好”,构筑“1+N+N”的省级、市县、企业三级品牌金字塔架构,高起点规划品牌建设路径。5年来,累计带动粮油企业增收500亿元。“齐鲁粮油”中国行北上南下、东进西行,扩大全国“朋友圈”。成功举办4届山东粮食产业博览会,展示展销活动走遍齐鲁,稳固省内“根据地”。
    “好粮有网”平台推动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入驻企业400多家,累计交易额100亿元。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评定“齐鲁粮油”品牌价值681亿元。
    上榜理由:河滋湖润,沃土如膏。悠久农作文明、独特天赋优势、遥遥领先的粮油加工技术,共同缔造了“齐鲁粮油”面筋道、油浓香的金色品质。

水韵苏米
        “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是在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由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会同有关单位创建和管理。于2018年在上海发布,并制定了江苏大米团体标准、苏米核心企业管理办法等规范。目前,全省授予“水韵苏米”公用品牌使用的大米加工企业已达50家,合计每日生产能力达18250吨,2019~2022年大米总产量及销售收入逐年递增。50家苏米核心企业共有种植基地220多万亩,以种植和加工“南粳46、南粳9108”等品种为主,以南粳系列品种为主加工的大米,具有“水韵苏米”“柔、香、糯”的产品特性,畅销苏浙沪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上榜理由:“水韵江苏,鱼米之乡”。以南粳系列品种为主加工的大米,突出体现“水韵苏米”“柔、香、糯”的产品特性,水韵苏米”正蝶变为“中国名米”。

皖美粮油
        “皖美粮油”涵盖优质籼米、糯米、面粉、食用大豆等多个品种,基本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按照“1个省域公共品牌+N个市县区域公共品牌+N个企业品牌”模式,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构建多层级品牌体系,搭建区域宣传推介平台,放大“皖美粮油”公共品牌影响力。安徽充分利用高铁、展会等媒体宣传“皖美粮油”品牌,举办福建、浙江推介会;组织参加全国粮食交易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等。
    目前全省共拥有161个“安徽好粮油”产品、40个“中国好粮油”产品,“中国好粮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上榜理由:“皖美粮油”品牌促进了粮食生产由注重规模向注重品质转变,把营养、健康、安全的“徽”字号粮油产品端上了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延安小米
        延安小米,在陕北约有7000年的种植历史,是延安主要秋粮作物,其核心特征是“有根有魂有营养”。近年来,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契机,深入实施“陕西好粮油1+N”品牌战略,重点打造延安小米区域公用品牌。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延安小米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年产2万吨的小米精深加工生产线,年产1000吨小米粉深加工生产线、恒温仓库等附属设施。开展订单种植延安小米1800亩,实验种植8个品种,积极开发小米原粮系列、粥类和轻食休闲3大类产品。
    上榜理由:推进“陕西好粮油1+N”品牌战略,完善“五位一体”品牌建设体系,用好宣传矩阵,重点打造延安小米品牌,走出陕西、迈向全国。

宁夏大米
        宁夏平原灌区已有1400多年的种稻历史。宁夏大米圆润、色洁、味美,曾经被誉为贡米。2008年,“宁夏大米”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2018中国首届国际大米节上,“宁夏大米”被授予“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为推动“宁夏大米”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标准建设引领宁夏大米品质提升,宁夏粮食部门制定了《宁夏大米》《宁夏富硒大米》等系列标准。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开展和深入推进,全区大米生产企业设备升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促进宁夏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上榜理由:塞上江南美,宁夏大米香。得益于黄河之利、灌溉之便,宁夏大米制订了严格的质量和产业标准,有力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陇上好粮油
        甘肃省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为抓手,坚持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建立“陇上好粮油”公共品牌。以“陇上好粮油”遴选企业和产品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和经济高效的粮油新零售供应服务网络平台,打造了包含PC端、微信小程序、商家管理端、POS收银系统等有特色的粮油电商系统,促进粮油产品进入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物流、智能配送的新时代,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上榜理由:悠悠万里丝路长,千年陇上粮油香。立足西北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陇上好粮油”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新疆红花籽油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红花、葵花、亚麻等油料作物的黄金产区。近年来,新疆粮食行业协会申请注册“新疆红花籽油”等特色油脂商标,制定团体标准,委托新疆央广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拍摄制作“新疆油脂”宣传片,以区域品牌聚合企业品牌,大力发展新疆红花籽油等特色油脂。协会致力于提高新疆油脂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把新疆特色油脂打入内地中高端市场,提高“新疆红花籽油”品牌溢价,提升产品附加值,树立国内市场品牌地位。发挥新疆油脂资源优势,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动新疆油脂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上榜理由:“世界红花看中国,中国红花在新疆。”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油脂,让这片土地孕育的特色优质食用油化成种种形态走进千家万户。

山西主食糕品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主食糕品产业集群建设,2020年出台《山西主食糕品产业集群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组建产业联盟,打造“山西主食糕品”区域公用品牌。3年来,省级财政安排6600万元,带动投资2亿余元,支持42个县53个企业67个项目建设,带动主食糕品创新转型升级。目前,全省范围内择优选择30家企业组建山西主食糕品产业联盟,并授予24家企业标识和广告语使用资格。近3年来遴选出90个“山西好粮油”产品,其中主食糕品占36%。目前,山西主食糕品产业年产值已达65亿元,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
    上榜理由:坚持安全、优质、营养、方便原则,树立山西主食糕品“时尚杂粮美味”理念,山西主食糕品正在成为山西特色农业又一张黄金名片。

广西香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照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广西香米”品牌战略部署,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把“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贯穿于“广西香米”产业发展全过程。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双轮驱动,建立产业联盟长效机制,强化质量标准执行。实施优质优价直补政策,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稻。多渠道宣传推广“广西香米”品牌。以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企业品牌发展壮大,促进广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香米”赢得了广东等消费市场的青睐,每年销往粤港等地达100万吨。
    上榜理由:壮美广西,生态好米。广西香米生长于八桂秀美山水间,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粒形细长、晶莹剔透、品质上乘、饭香四溢。

盘锦大米
        盘锦素有“鱼米之乡”“辽河金三角”的美称,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和较长的生长期以供水稻生长发育和籽粒成熟,具有充足的河水灌溉,土壤具有一定的偏碱性,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盘锦水稻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盘锦自水稻种植开始就走上了不断引进、改良、更新、选育、推广优质品种的道路。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盘锦优质水稻选育和推广成绩显著。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
    上榜理由:依托“辽河金三角”的区域优势,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产业管理办法,“盘锦大米”已成为高端大米的杰出代表。

永修香米
        永修县素有“鱼米之乡”“赣北粮仓”之美誉,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江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8年,江西省组织实施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永修香米”成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同年,“永修香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注册,“永修香米”产业迈上品牌化发展道路。永修以做亮做响“永修香米”品牌为抓手,深度挖掘“永修香米”历史底蕴和内涵,深化永修香米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地理标志+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模式,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外有名气、内有底蕴香米品牌,奏响“永修香米”产业发展最强音。
    上榜理由:依托“赣北粮仓”资源优势,香米产业快马加鞭。作为江西稻米区域公用品牌代表,“永修香米赛泰国”广为流传。

河北军粮
        “河北军粮”品牌建设是河北军粮服务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部队后勤饮食综合保障之路,为部队、为社会提供安全食品的一项“平时服务、应急保障”的利军惠民工程。目前“河北军粮”形成了以河北军粮服务有限公司为中心、以11个设区市的区域性配送中心为支柱、以百余家河北军粮网点为基础的应急保障和食品安全网络体系;拥有“河北军粮”自有品牌系列、野外应急系列和地方名品系列三大系列共19类2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应急保障能力和社会服务力大幅提高,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以及部队官兵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上榜理由:河北军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向,坚持应急保障与食品安全双管齐下,打造“部队的安全供给,百姓的放心厨房”。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