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1-07
2023-11-07 第T25版:特刊 【字体】大 |默认 |

笃行不辍宏图可期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015
□唐恒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大江南北、白山黑水的广袤大地上,风禾尽起,盈车嘉穗。
    又是一年丰收时。作为粮食加工转化的“中枢”,粮食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既是保障农民有粮卖得出、卖得好的“大粮仓”,又是满足消费者吃得饱、吃得好的“大厨房”,承担着“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极端天气频发、全球粮价攀升等因素叠加下,我国粮食企业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的弱质性特征愈发明显,产业经营面临“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等行业困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泉,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面对发展瓶颈,一大批粮油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突出标准引领,强化创新驱动,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和高品质健康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升了企业自身效益,走出了一条质量强企、科技活企、品牌兴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益海嘉里,一粒稻谷能加工出大米以及卵磷脂、
    米糠蜡、谷维素、米硒粉等20多种产品;在鲁花集团,从5S物理压榨花生油到调味品系列产品的成功研发,再到活性面条的推出,鲁花以科技赋能,持续推动食用油、调味品、米面全品类品质升级;在滨州中裕,通过发展精深加工,把小麦加工出酒精谷朊粉、膳食纤维、赤藓糖醇、小麦蛋白肽等高科技产品,一粒小麦变身500多种产品……群雁高飞“头雁”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一大批粮食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工艺升级、品牌塑造等下足“绣花功夫”,主营业务逐步从粮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跨越,在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以身先行,成为提高市场有效供给、增强产品竞争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领头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与世界粮食强企相比,我国粮食企业还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研发投入少、品牌影响弱、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唯有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产业链条的全过程,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强产业、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精雕细琢,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骨干粮食企业,增强我国粮食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和议价权,才能夯实大国粮仓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产业报国、粮安天下”再立新功。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