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11-07 第T18版:特刊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厚植乡村振兴情怀彰显粮油企业担当 |
|
|
|
|
|
|
□周郸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力量,粮油加工企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过程中要统筹帮与兴、企与村、义与利的关系,把准行动方向,汇聚行动合力,提升行动实效,让粮油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责任担当,实现更好发展。
衔接“帮”与“兴”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认识到,维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通过严格准确执行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不折不扣地传递中央惠农支农政策红利,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十三五”期间,中储粮累计收购政策性粮油2.69亿吨,带动农民直接增收近400亿元。此外,还通过储备粮轮换,促进粮食市场流通和土地集约化种植,优化了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村人口就业,间接促进农民增收800多亿元。 由“帮”到“兴”,是目标任务、思路观念、工作方式、帮扶举措的全面转变,是从向乡村“输血”,到为乡村“造血”,再到实现村企共赢的升级迭代。 江苏宝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创新收购方式,积极开展订单收购、上门收购、预约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收购,与种田大户、合作社采取二次结算方式,让利于民。每年直接让利于民150万元,同时优质优价收购每年助农增收1000多万元。服务“三农”,为农民整理、烘干高水分粮,粮食提级升等每年达6万吨。采用“四合一”新技术储存粮食,实现保鲜、绿色、生态储粮。 固始县粮油(集团)公司种植基地每年收获近4万吨的有机小麦和1万多吨的红高粱,公司以高于当年当地国家托市粮价格80%的价格进行收购。由此,每年仅从事有机 小麦种植的农户就可增收近4000万元,从事红高粱种植的农户可增收810万元。 中共台山市台山大米产业链委员会是广东省台山市落实“链上党建”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该委员会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促进大米产业在种植、收购、生产、营销等环节提质增效,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以党建赋能推动台山大米产业由靠“天”吃饭转向靠“链”增收。 台山大米产业链党委由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担任党委书记,吸纳水稻种植专业人才、大型合作社、示范农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任委员,定期召开市级粮情分析会和大米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议,着力打破政企沟通壁垒,实现对策共商、大事共议、难题共解、实事共办,共同构建联建共建组织体系。 众多企业将脱贫攻坚行动期间积累的有效经验模式,进一步完善用于“万企兴万村”行动,如为凝聚部门行动合力而形成的动员体系、调度机制,为激励企业有效参与而创设的金融服务、政策支持等。 把握“兴”的要求。企业策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把兴村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兴村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兴村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引导推进项目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方向、政策导向相一致。
联结“企”与“村”
许多粮油企业发端于农业,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要把企业的力量与乡村的需求匹配好、对接好,让企业、乡村、农民形成建设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实现既兴村也兴企。 江苏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发挥流通引导作用,推动调优种植结构。开展粮食形势调查分析,强化粮食流通领域反馈机制,加强粮食收储网络建设,强化直属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优粮优价”“优粮优储”。 好稻米,是一碗好饭的灵魂。2018年以来,江苏启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全产业链的团体标准,涵盖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程、稻谷、大米、质量追溯基础信息规范5个方面。 2020年,全国首家省级大米产业研究院———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着力在“水韵苏米”品种研发、收储保鲜技术研究和稻米适度加工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逐步建成了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示范基地。订 单、基地建设保障了“水韵苏米”核心企业优质原料来源。 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优质稻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公司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创建区+区域大米品牌”,采取“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技部门”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严把稻米质量各个关口,促成优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三推进。 以项目为依托,促进村企合作共赢。立足资源优势,统筹兴业与兴村,鼓励企业在乡村发展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项目,引导规模经营企业帮助更多村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村庄发展长效机制。 安徽倮倮米业有限公司年订单面积达到10万亩,按亩增产50公斤计算,5年来带动区域内农民平均年均增产稻谷5000吨,年均增收2000多万元。公司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为抓手,大力拓展 订单面积和“大托管”规模,强化统供和服务的力度,实现大规模、大范围带动农民增产增收,青岛天祥食品集团以农起家,因农扬名,秉持“三农”情怀,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年加工转化花生、小麦、辣椒等农产品30余万吨,带动当地种植面积50余万亩,农户30余万户,每年的花生、小麦、辣椒等农产品收购、分拣业务,为当地农民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对当地农业种植、农民就业、农村致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集团在“山东省新六产示范主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以“喜燕”品牌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以服务为保障,稳固村企结对关系。粮油企业要充分发挥影响力、号召力和组织引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强化组织协调、政策支持、项目信息、台账管理、金融服务等保障,共同为企业参与行动做好需求衔接、资金衔接、服务衔接和机制衔接,形成左右联动、上下贯通支撑格局。
兼顾“义”与“利”
以共赢保“利”。只有企业不断得到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才可持续。要因地制宜,帮助企业选好参与切入点,加大政策支持,搞好服务协调,让企业在参与中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为国内先进的粮油加工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通过集中集团各种优势资源,发挥当地农业产业优势,引导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吸引人才回流,实现增收,稳定脱贫,成为企业助力地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通过现货竞价、现货挂牌等多种交易模式为粮食经营主体提供“买好粮—卖好粮”的电子交易平台和配套服务,旨在打造“互联网+粮食+金融+物流”的区域性现代粮食市场服务体系。 牢记一个“诚”字,助力霍山茶油品牌建设。通过电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中国特有木本油料,特别是“皖西茶油”特有的营养成分差异 化优势,让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到油茶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更多了解茶油,放心消费。安徽傅家油坊油业有限公司把握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市场,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采取家庭定制的销售模式,产品主要销往武汉、南京等地,位于烟台莱阳的鲁花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以振兴中国花生产业为己任,通过高油酸花生良种的培育与推广,大力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打造高油酸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同样是花生,山东山歌食品有限公司在村中的山歌榨油博物馆中仍保留着先辈们榨油时的工具。一处民居,一间油坊,一套简易古老的双灶台、一个碾子、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油锤,形成了最初的榨油作坊。郭家沟村关于花生的乡村振兴画卷从这里徐徐铺开。 湖北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恪守“为国家尽责,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初心使命,忠于国计、良于民生,为人民美好生活补短板,为现代农业产业做导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油市场稳定、服务“三农”、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义利兼顾,既要利己,也要利他。乡村振兴大道上,要加强引导规范,激励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个人富裕与农民富裕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村集体、农民在共建共享、致力共同富裕中,同频共振、多方共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