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7-05 第04版:党史教育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1948年 解放军在太原还能抓到“日本鬼子” |
|
|
|
|
|
|
1948年夏,解放战争形势大好,尤其在山西,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一兵团实现对孤城太原的大包围。当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里会发生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更让人吃惊的是,抗战都胜利好几年了,解放军还能碰到成建制的“日本鬼子”。 阎锡山弄来“蚂蚁部队”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为了反共豢养起投降日军。他的想法与日本人一拍即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提议部分日军“暂不缴械”,“帮助国军打共军”,尽管国民党当局未敢全盘接受,但至少在山西,阎锡山与日本第一军将领达成妥协,让日本降军在其庇护下“寄存武力”,等待时机,以便“复兴皇国,恢弘天业”。 1945年10月,阎日双方成立“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合谋社”,安排数千名侵华日军办理就地复员手续后,和部分日本侨民一起“志愿”加入阎锡山部队,再后来列入国民党中央军编制,获得“陆军暂编独立第10总队”的番号。后来,日本学者通常将该部队称为“蚂蚁部队”,因为留在山西的他们已彻底沦为杀戮机器,“杀人与被杀,就像蚂蚁一样被战争碾压”。 被编入阎军的残留日军多次与解放军交手,表现出明显高出阎部官兵一筹的战斗素养。为笼络住“残留鬼子”,阎锡山给予“太上皇”式的待遇———军人全部给予军官待遇,在原级别上提高三级;特许高级军官乘坐的轿车插将官旗,阎部士兵凡见到者必须敬礼。太原被围后,阎军士兵吃的是变质的“红大米”,而日军依然供应大米白面。到了太原战役后期,阎军高官甚至从轻伤员口中克扣白面大米来保障日本人,结果惹怒了伤兵,后者上街游行,砸毁阎锡山爱将孙楚的公馆。 “联二苯”一度肆虐 1948年10月,解放军发起太原战役,矛头对准太原外围的东山防线。17日夜,解放军经秘密小道深入敌防御圈,以突袭手段攻击牛驼寨,次日拂晓前,一举拿下除主阵地庙碉外的其他阵地。阎锡山闻讯大惊,急令以残留日军为骨干的第10总队反攻。 18日上午8时30分许,第10总队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发起反扑,但战至19日,他们的几轮进攻都被粉碎了,人员伤亡惨重。指挥官今村方策(化名晋树德)做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决定———使用毒气弹。 接下来的两天里,第10总队持续用大炮向牛驼寨发射“联二苯”毒气弹,中毒的解放军士兵打喷嚏、流眼泪、淌鼻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出现较为严重的减员,但指挥员与战斗员依然顽强地守卫着阵地,没有出现敌人预想的动摇。战至21日晚,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解放军主动撤出牛驼寨。 稍事休整后,解放军攻击部队重装上阵,于10月26日同时向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和山头四大要塞发起攻击。11月13日,解放军攻击部队向庙碉主阵地发动总攻。战士们用重机枪火力封住庙碉枪眼,先后实施九次近迫爆破和五次攻击,在耗用2000余斤炸药后终于炸开庙碉,牛驼寨重回解放军手中。 牛驼寨争夺战,是太原战役中最惨烈的恶战之一,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牺牲。此战后,阎锡山手里的残留日军几乎全军覆灭,余孽只能匆匆拼凑成500人的炮兵队。 残余日军全部被俘 夺取东山四大要塞后,太原城已指日可破,不过中央军委从全国战局考虑,命令部队转入休整,同时对阎军展开政治攻势,尽量减少战争损失。这时候,阎锡山尚有7万人马,他仍摆出不服输的架势,连残留日军组成的炮兵队也装腔作势地叫嚣“为阎长官死斗到底”。 4月20日,国民党顽固派拒绝接受和平协议。这天,解放军总攻太原,日本炮兵队指挥官岩田清一所在的双塔寺成了攻击重点。21日下午,双塔寺通往太原城内的道路被完全截断,断炊多时的阎军和残留日军毫无斗志,逃的逃,降的降,岩田也换上便衣出逃,但还是被活捉了。到22日,太原城外据点均被解放军攻克。 24日凌晨,解放军1300门大炮集中轰击太原城墙。炮弹在城墙上炸开一个个突破口,太原城东南西北八门洞开。战至上午9时,城内标志性建筑鼓楼被占领,各路攻击队伍将两三百米外的太原绥靖公署大院团团围住。半小时后,绥靖公署里挂出一面用白床单做成的降旗……从发起总攻算起,解放军仅用四个半小时解放太原城,龟缩在绥靖公署的残留日军全部被俘。四天后,罪魁今村方策畏罪自杀。(据《新民晚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