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9-21
2019-09-21 第02版: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生产观光两不误“老油坊”变身文化园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259
    “这是独龙榨,古枫木的;这是四方榨,古樟木的;这是耕地用的木犁、称粮用的斗……”9月7日,在安徽省芜湖县六郎镇的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内,工作人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一些老物件的来历和用途。
    这个集木榨油生产销售、木榨文化传承演示、特色文旅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4亩,2014年秋季建成开放。园内花木繁茂,环境清幽,木榨油坊与文化展馆掩映在绿荫之中。文化展馆包括木榨文化馆、非遗体验馆、商号传承馆、农耕器具馆四个板块,陈列展示着数百件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古旧木榨机、各种农村生产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涉及古法榨油技艺、百年商号变迁的史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48台古旧木榨机。
    “这些古旧木榨机,是我们用了近20年时间陆续收来的,大多由古樟木、古枫木制    成,涵盖独龙榨、双龙榨、四方榨全部木榨机形制。历史均为70年以上,有几台还超过了百年。经过修复,已有30台投入榨油生产,其余作为展品陈列。”该文化产业园负责人马俊介绍说。
    在一台由一根整木分成四块打造而成的古旧木榨机旁,马俊让参观者仔细“端详”后介绍,这台木榨机是由古樟木制成,形体硕大,保存完好,长5.2米,直径1.42米,重达2.1吨,有100多年历史。4年前,产业园花了18万元购于泾县一个古村,是江南木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件珍品。
    “先有老油坊,后有文化园。”马俊说,“益然香”商号始创于1905年鸠兹古地许氏“溢香油坊”,后几经起落,终湮没于岁月深处。直至2012年,作为“许氏油坊”第四代传承人,许祚文矢志复兴祖业,再兴百年商号。他将废弃多年的六郎中心粮站仓库重修改造,创办了木榨制油企业,又斥资500万元兴建了“中国制油器具和木榨实物展示馆”。后以此为基础,扩建成木榨文化产业园,致力木榨制油技艺传承与农旅融合发展。
    1969年出生的许祚文,是六郎镇政和村人,早年随祖父、父辈在木榨油坊做学徒。随着机械榨油设备的使用,木榨油坊一度沉寂。
    许祚文遂外出闯荡,经多年打拼,渐成创业成功人士。从2004年开始,他用心收集研究古旧木榨实物与木榨工艺发展史料,邀请老技师共同研究木榨榨油技艺。今年4月,许祚文    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木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木榨榨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油方法。
    改革开放之前,散落在民间的木榨油坊仍比较普遍。随着机械榨油设备的使用,木榨油坊逐渐减少。”许祚文说,“留住这些我们祖辈或自己使用过的老物件,就等于留住了我们对乡村的记忆,留住了农耕文化的根脉。”要继承传统,更要推陈出新。该产业园还与江南大学合办高端食用油研发基地,对传统技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完善,在完整继承古法的同时,改良了食品安全工艺,独具特色的油品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产业为文化提供滋养,文化会促进产业提升品位。”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周守标表示,保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要有满腔热情,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让文化宝藏都活起来、立起来,并赋予其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当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其保护与传承才有可持续性。
    □冯长福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