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9-17
2019-09-17 第07版:米面·食品 【字体】大 |默认 |

水稻自南向北成熟稻田喜见“蟹走鱼游”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084
    目前,各地水稻自南向北进入丰收季。
    作为秋粮生产的重头戏,近年,多地水稻种植采用生态高效模式,建立起种养结合的“水稻+”模式,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秋前后,江淮地区的水稻已经收割大半。
    “全镇的水稻种植面积为6.6万亩。目前已经收割的水稻是用移栽方式种植的水稻,另有‘麦套稻’也即将迎来收割。”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范桥镇农技站长张泽阳介绍,移栽的水稻面积有4.5万到4.6万亩左右,亩产达1240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在1.1元/斤,其中含水量到达14的优质水稻价格为1.12元/斤。  据介绍,“麦套稻”是在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把水稻直播进麦田里,小麦丰收后,接着长水稻。这种种植方式可以缓解茬口、季节、水源的矛盾,降低劳动强度。这种套种模式在安徽、江苏等稻麦两熟耕作区比较普遍。
    与范桥镇纬度相近的河南省信阳市,每年水稻收割季从8月下旬开始,持续到9月上旬。中秋前后,水稻基本收割完毕。
    “全市采用机械化收割,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河南省信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工作人员胡克光介绍,信阳水稻种植面积724万亩,亩产580公斤左右,以杂交水稻为主,主要品种有两优688、C两优华占、晶两优534等,稻谷售价在1.15元/斤到1.18元/斤之间。
    据了解,信阳地区有一种独特的水稻种植方式。即前一季水稻成熟后,收割上部谷穗,水稻继续生长,到秋季还可以再收割一季。这种水稻被称为“再生稻”。另外,近年信阳采取稻渔综合种养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和北方少雨干旱不同,四川今夏多雨,部分水稻种植区产量受到影响。
    “今年雨水有点多,产量略受影响。”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建权表示,受天气影响,今年亩产略降,在1000斤到1100斤左右,全县水稻已收割完毕,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在1.2元/斤。
    和长江流域水稻已经完成收割的场景不同,推出稻田“认养”模式的河北曹妃甸区第一农场,今年的水稻还没成熟。
    去年,曹妃甸区第一农场拿出荒废十几年的荒地,用于复垦种植水稻。为保证水稻绿色种植的可验证性,第一农场在认养的田中放养稻蟹。
    用稻蟹清除田间杂草和害虫,杜绝使用杀虫剂,重现“蝉鸣蛙啼、蟹走鱼游”的生态农耕模式。
    曹妃甸区第一农场农业办公室荣主任介绍,第一农场水稻种植面积3万多亩,目前水稻还没成熟,大面积收割将在今年10月7日前后,最早收割的特色稻也要在9月17日左右开镰。
    曹妃甸区有6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稳定在600公斤以上,近年发展水稻种植业和稻蟹立体种养业。
    借助生态种养以及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金秋时节,乡村农田展现出了一幅稻黄蟹肥的秋收场景。
    □王纪辛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