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9-22
2018-09-22 第02版: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在“黄金玉米带”当收割机司机

作者: 新华社记者邹明仲唐兴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928
    时值9月下旬,产粮大县辽宁省昌图县大四家子镇新立村的田地一片金黄,玉米开始收获。20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登上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驾驶舱,与农民一起体验机械化秋收,感受收获的喜悦。
    踩上收割机大大的前轮,抓住上方扶手,在司机刘兴德帮助下,记者进入了驾驶舱内。
    踩下油门,伴着轰鸣声,这台“雷沃谷神”收割机开始收割玉米,一棒棒金灿灿的玉米进入了收割机舱。
    “这片地预计亩产1700斤以上,和往年相比,我们村今年玉米收成还不错。”刘兴德一边手把手教记者开收割机,一边说,“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玉米客’开始忙了,10月以后更忙,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辽宁省昌图县位于“黄金玉米带”,往年刚收获下来的玉米,亩产可达到1800斤以上。新立村位于昌图县西南部,今年开春时,村里请了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测试土壤,配方选肥,还开展了土地深松,增强土壤保墒能力,虽然7月遭遇了伏旱,但村民们及时采取灌溉措施,有效缓解了旱情,预计全村玉米产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新立村党支部书记王百华对记者说:“现在来看,玉米的市场价比较理想,每斤0.7元,略高于去年。再加上一些国家给予的补贴,每斤玉米相当于卖0.8元以上,还算不错。”短短20多分钟,记者就收割了12亩玉米,收割机后留下了一地秸秆。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玉米秸秆,每亩可打10多包,以大约200元的价格卖往县城的秸秆发电厂,村里养牛的农户也可用来喂牛。
    新立村着力开展种植结构调整,今年除了种植5960亩玉米、1000多亩水稻外,还将本村600亩土地,以每亩2000元的价格,流转给辉山乳业种植苜蓿草,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前,新立村成立了玉米种植合作社和养牛专业合作社,今年将土地流转给玉米合作社的村民,每亩土地获得的流转费、年终分红、国家补贴,可达800多元。如果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的平均收入也有6000多元。
    “依靠两个合作社,现在村集体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但我们并不满足。”王百华说,“经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我们计划明年发展高效大棚,已联系好沈阳、大连的批发商,销路不成问题。村集体与农民分别投资50%,每个大棚耗资13万元,共建设10个,种植包括番茄、樱桃等作物,预计每个棚净收入可达4万元。如果效益可观,之后还会继续推广。”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