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5-31
2018-05-31 第04版:副刊·粮史 【字体】大 |默认 |

谷砻,羡尔为农过一生

作者:赖运胜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971
   乡村的传统模式,虽单一,但不孤寂;乡村的经典,虽繁杂,但有规律。若你留心细观农家的院落,认真查看乡村的田园地角,那悬挂的镰刀蓑衣、突兀的梿枷铁锄、蜗居的箩筛筐箕、站立的风车谷桶、安坐的谷砻石磨、直卧的油榨舂碓、半蹲的犁耙辘轴……其精巧的造型、多样的形式、独特的功能,足以让你感慨农具所蕴涵的曼妙和神奇。让我们一起走近“远去的农具”,走近古老而智慧的农耕文明。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刈稻了咏怀》诗:“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在那广阔无垠的田野里稻子成熟了,黄澄澄、金灿灿。人们收割,晾晒,风干,进仓,待用时就把稻谷脱壳、去皮,做成白花花的大米饭。而将稻谷脱壳的工具,就是谷砻。
    
砻盘制作
    谷砻,主要由上座、下座、砻耳和支座等组成,主要原料是泥、竹、木。主体的两个砻盘是在竹篾编的空心圆柱里注满混和土,用槌(棰)夯实。上砻盘半空、中留漏斗(洞),成漏斗形用于盛谷,下盘固定在木板支架上,直径约70厘米。上砻盘有2个砻耳(把手)、1个砻斗;下砻盘有砻轴和砻脚、砻槽,上下砻盘之间磨合处则铺设一排排木(竹)片制成的砻齿,砻齿呈逆时针旋涡形放射状,木(竹)片需经热铁锅加大粒砂子翻炒至淡黄色,使其达到所需坚硬度。一般上砻盘砻齿分为8组,下砻盘砻齿分为12组,砻齿与砻齿之间用混合土填补并留下一道道筷子大小的浅沟。此外,还配套有一副砻臂推钩和一根吊绳。在下砻盘底部的外围有一圈盛装糙米的米槽,槽内有一缺口,砻米时磨好的糙米就是从这个缺口流到箩筐中的。
    谷砻的造型大致相同,结构表面看来简单,但却是一种颇具技术含量的实用性工具。据说,制作谷砻要求较高,其中砻泥的标准非常严格,要取山垄中特定部位呈金黄色的,无杂质、黏性高的纯红(黄)泥土。采挖来后要晒干、捣碎成粉,并过筛。砻匠制作谷砻的程序一般是:在准备好砻泥、竹子、木料等后,就开始做砻盘,编砻圈。砻圈要选生长多年的老毛竹,劈片、去骨、破条编织砻盘座(上下盘),然后在盘座内夯土。制作砻盘时,砻匠师傅将砻泥粉喷上清水湿润,并搅拌均匀。用木杵先夯下座的砻泥,添一层,夯实一层,直到超过砻圈2~3厘米。接着,将上座砻圈反扣在平整的地板上,在砻手的两端垫上土砖,砻圈的下方放置捣碎的圆锥形砖土,再将杉木板制作的方框连接在砻手的正中部位,这时才倒入砻泥,直到夯结实为止。
    
炒制砻钉
    紧接着就是炒制砻钉(炒过的砻钉可增加硬度和韧性,砻谷时更耐磨、损耗小)。砻钉大多采用山上的细叶椎子树(藜木)为原料制作。先在大铁锅中放入大粒砂,用中火炒,待大粒砂发烫时,将砻钉放入与大粒砂一起翻炒,炒到砻钉片呈赤褐色且冒出香气时,与大粒砂同时起锅,然后分离,砻钉片则摊开置凉,就可以作为砻钉使用了。打砻钉时,砻匠师傅要在打磨好的上下两座平滑砻的正面,用笔画出八卦线条,这线条,由内圆向外圆呈直线辐射,就像一把把扇子摆在圆心的周围。按线位逐一打上砻钉木片,木片钉入砻泥时,均应留下泥面近3厘米,然后再放上调和好的砻泥,并一木制专用工具在砻钉的间隙用锤把砻泥夯实,直到嵌入的砻泥与砻钉基本持平。砻心外围留有直径10~15厘米的圆心不打砻钉,离砻圈边留近1厘米。砻钉的图面布局均衡,行路有致,靠里行路少,靠外行路多,图似八卦,暗藏玄机。
    上座砻,就是将有砻钉的一面改朝下放平,把砻手上面的砻泥用铲子铲成一个光滑的锅底形,便于放置稻谷。砻手下面方框内的砻泥则用凿子清除,便于让稻谷随着上座砻按顺时针旋转时,有规律地流入八卦槽中碾压脱壳。此外,两座砻的八卦边缘,要将砻泥削压成光滑的圆斜状,既美观,又便于流出米粒与谷壳。
    
加工造型
    最后一道工序是加工造型。将上座砻中央的圆孔穿入下座的砻心轴,便合成了一座崭新的谷砻了。如要试试新谷砻的效果,可将稻谷倒入上座砻的凹形中,以砻钩前端“丁”字形下方的铁条钩住砻手一端的圆孔,按顺时针方向推拉旋转,那稻谷就会徐徐脱    壳变成糙米流入下方砻盘中。据说,出色精致的谷砻出米率可高达98%以上。
    配件砻钩的制作,一般是主人在山上寻找无弯成“丁”字形的松、杉等树木作材料。
    砻钩弯度要适中,过弯、太直都不行。为使砻钩耐用,木嘴上还要钉一个铁的砻钩嘴,铁嘴勾住砻手,砻钩另一头配上一米左右的横木,就组成“丁”字形的砻钩(即摇臂)。推砻人抓住横木把手,左右脚一前一后分开,双手推动时,上砻即沿轴心砻旋转,稻谷经砻钉磨擦,便脱去谷壳沿咬合口圆周撒出,纷纷落入安于下臼砻腰部的环形槽内。
    谷砻,一生专攻稻谷脱壳,为人们剔皮存里,去粗取精,是人们敬仰的农事“行家里手”,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夜投山家》诗所言:“房栊深深绩火明,垣屋萧萧砻谷声。
    作官觅饱最缪算,羡尔为农过一生。”如今的乡村,谷砻虽已被现代化的机械碾米所取代,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为人类所创造的美好生活。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