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4-28 第08版:专题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国进口油料供应增幅稳定 |
|
|
|
|
|
|
由于转基因菜籽对不利天气的抗性逐渐增强,加拿大转基因菜籽单产稳定增长,欧盟、澳大利亚非转基因菜籽单产波动较大。
在4月26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油菜籽产业发展大会暨油脂油料市场行情研讨会”上,中粮油脂油脂业务部总经理王方红表示,目前中国进口油料供应增幅稳定,增速逐年放缓,国产油料产量在2015/2016年度触及低点后开始回升,因绝对量偏低,增幅强劲。 近年来,全球油料产量整体增加,2017年增加了4000万吨,这其中,除了菜籽增长以外,其他都是减产的。。 国际大豆产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阿根廷天气原因造成了产量下降,此外,还有物流、外汇、税收、贸易等炒作因素影响。 从菜籽来看,主产国菜籽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但除加拿大外播种面积增量有限。由于转基因菜籽对不利天气的抗性逐渐增强,加拿大转基因菜籽单产稳定增长,欧盟、澳大利亚非转基因菜籽单产波动较大,菜籽产量增加和炒作空间有限。 中国是植物油需求大国,70%以上靠进口。王方红表示,国内植物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速5.2%。 分品种看,葵油年增幅20%,豆油年增幅11.2%,小油种年增幅4.3%,棕榈油需求负增长1.8%。由于节日原因,2月是消费低点,豆油在2月份之后开始回升,目前保持月度增长。 中国油脂整体库存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临储菜油拍卖流入企业变成企业库存。 二是豆油压榨供应增量显著。 三是棕榈油库存的重建。2018年一季度比2017年四季度整体库存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历史偏高的水平。3月份后重拾升势,预计7、8月份见库存高点后逐渐下降。 王方红分析,中国豆粕的需求在持续上涨,过去两年豆粕的需求增速高于其他粕类,但增速比前两年明显放缓。 目前中国压榨菜籽、进口蛋白粕供应量偏小,国内植物油供应逐年增长,年均增速3.3%,品种间差异巨大,葵油51.2%,豆油7.8%,小品种花生油增长5.8%,菜油和棕榈油是负增长。2017~2018年,中国进口采购进度除大豆外,其他品种进度偏慢,豆油和菜油采购进度同比落后较多,菜油对次年的采购进度同比加快,说明进口商对本期菜油比较偏好。 加拿大是油菜籽主要出口国,目前库存/消费处于历史偏低地位。美国菜油生物柴油原粮增速放缓但仍在稳定增长,加拿大对美国菜油出口预计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因此,加拿大菜油对中国出口量100万吨左右是上线。 2017年大豆盘面压榨利润总体上围绕在200元/吨~300/吨运行,基本上符合季节性规律。因为盘面走强,3月后大豆压榨毛利显著好转,将会刺激更多的预售。 在油脂方面,当前油脂进口利润处于历史偏高的年份,菜油和棕榈油的进口利润比较高,棕榈油的进口利润好于往年。 对于企业普遍关注的油脂趋势行情及套利问题,王方红认为,今年油脂受宏观和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导致行情波动较大。全年现货偏弱但逐渐好转,基差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从历史角度看,库存压力比较大,但从发展角度看,需求增长、仓位加快。大供应背景下,油脂向上空间不足,但由于价格已经处在历史低位,向下空间也不大。在关注油脂趋势行情的同时,更要关注油脂的套利问题。目前价格偏低,拿货亏损机率较小,密切关注品种间的价差和月度间的价差,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