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3-29
2018-03-29 第04版:副刊·粮史 【字体】大 |默认 |

元大都时期发明了“购粮证”

作者:刘永加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2020
   购粮证,是我们国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粮食部门发放给非农户口人员,用来购买粮食等物品的一种凭证,是中国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其实,真正实行购粮证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元代。
    
建都与供粮
    元灭了金后,至元四年(1267年),元政府决定动工建设元的都城。历时20余年,建成了宏大的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建筑,形成新的元帝都———大都。当时元政府要求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大量平民百姓只得留在旧城中都。因为是都城,吸引了大批居民迁入,大都的城市人口剧增。从至元元年(1264年)到至元十八年(1281年)的短短17年间,城市各类居民即由4万户增加到21.95万户。因此,粮食消费与日俱增。
    当时,大都城市人口所需要的粮食主要依赖河运、陆运和政府漕运,而私人贩卖也是主要的渠道。
    据《元史·崔彧传》载:“大都民食唯仰客籴,顷缘官括商船载递诸物,致贩鬻者少,米价翔涌。”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也载:因“附京地寒不可麦,而岁用不啻数千万斛,止仰御河上下商贩以资京畿”。
    可见私贩粮米数量之巨,影响之大。难怪元朝政府一再申令,“京师籴贵,禁有司拘顾商车”,甚至法定“诸漕运官,辄拘括水陆舟车,阻滞商旅者禁之”。由此可见,元朝迁都    之初,河运、陆路、私贩是供应大都城市官私人口粮食需求的主要来源。
    尽管有了这些供应粮食的渠道,但是由于大都城市户口增加过快,粮食供应依然紧张,米价上涨很快,缺粮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开拓新的粮食供应渠道。元政府想到了海运。海运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大将伯颜攻下临安后开辟的,当时元军夺取了南宋的图籍、仪仗、乐器等物,因两淮地区仍为宋军控制,不能从陆路北上,他们大胆启用已归属朝廷而又熟悉海道的张瑄、朱清,派他们用海船运到大都。
    有了先期这个经验,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始试办海运,朝廷命总管罗璧、朱清、张瑄等,造平底海船60艘运粮北上,第一次运送粮食4万余石,从海道运至京师,这条海道就成为南北运粮的主要    道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海运成功,运至京师的江南米仅4万余石,当时因“养济百姓,食用粮数多”,到二十五年(1288年)又增运至100万石。以后逐年递增,泰定三年(1326)增加到335万余石。直至元顺帝初年每年海运米仍保持在300万石以上。
    
推行赈粜法
    为了加强对海运的管理,元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立行泉府司,专掌海运,又设两个万户府,与至元二十年所置的总共为四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设两个漕运司:一个在直沽河西务,负责接运南来的粮食物资;另一个是京畿都漕运司,负责将直沽的粮食运往大都。至元二十八年(1288年),根据朱清、张瑄的提议,把四府合并为两个都漕运万户府,由朱    清、张瑄执掌海运之事。在其下有千户、百户等百官,分为不同的翼,都用来监督每年的海运。
    但是京师户口繁凑,人口众多,米价昂贵,贫困乏粮者大有人在。面对这种状况,元政府推行“岁发米数十万石减价粜之,自世祖以后,岁一举行”。据《元史·世祖纪》载,元朝政府赈济大都城市贫民最早的一次是在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粜米万石。《元史·食货志》也载:“京师赈粜之制,至元二十二年始行。其法于京城、南城设铺各三所,分遗官吏,发海运之粮,减其市直以赈粜。”“凡白米每石减钞五两,南粳米减钞三两,岁以为常”。此后,用以赈粜贫民的粮食不断增加,到元世祖末年,每年已达到45.5万石。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以京师米贵,设米肆30所,发粮7万余石粜之;二年(1296年),减米肆为10所,但每年所粜多至    40余万石,至少也不下20余万石。
    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后,每年所粜米率50余万石,占当时海运米的1/6左右。因此,当时有“内外官府,大小吏士至于细民无不仰给于此(指海运)”的说法。
    
红贴粮制度
    元政府推行赈粜法后,因为赈粜粮价格低,被豪强嗜利之徒盯上了,他们用计巧取,与贫民争利,造成仍不能周济贫民的问题严重存在。为保证城市贫民的粮食供给,元朝政府予以打击,规定不许权豪势要及有禄之家来买赈粜粮,否则笞二十七,追缴中统钞25贯,以示惩罚。
    为了彻底根除这一弊端,元政府从制度上完善,实行了“贫乏之家,计口赈恤,尤甚者,优给之”的红贴粮制度。据《元史·食货志》载:“红贴粮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当时规定“令有司籍两京贫乏户口之数,置半印号簿文贴,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对贴以给。大口三斗,小口半之。其价视领粜之直,三分常减其一,与赈粜并行。每年拨米总二十万四千九百余石”。这种加盖有印戳、编有号码、书写有贫乏居民户主姓名、大小口数的文贴,实际上就类似于后来我国曾经实行的城镇居民购粮证。当时的大都贫困市民,凭证每人每月可领取3斗或1.5斗价格低廉的红贴粮。因此,这种文贴应该是北京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居民购粮证。元大都购粮证实际使用到元顺帝至正初年,前后约40年。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