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25
2017-11-25 第04版:副刊·作品 【字体】大 |默认 |

戈壁红柳

作者:华丽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904
□华丽
    红柳耐盐碱、耐干旱、耐潮湿,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枝杈杂乱的红柳,形象并不高大,但它在数千年狂风沙尘的肆虐中,从没有胆怯过、退却过。它们始终站在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前沿。
        对于久居新疆的人来说,红柳是再熟悉不过的植物了。那一簇簇,一丛丛盛开在荒漠、盐碱地、沟渠旁的红柳花,是茫茫戈壁最美丽的景致。
    红柳,古称柽柳。“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此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其中的“柽”指的就是柽柳。民间所谓的红柳,其实与柳树毫无瓜葛。称为“柳”是因其果实成熟飘出飞絮,与柳絮颇相似;“红”则是枝茎带红褐色。南宋《尔雅翼》中言:“天之将雨,柽先起气以应之,故一名‘雨师’。”是说雨季到来前,柽柳会散发出“红色烟幕”。这“烟幕”实则是柽柳的花朵,虽每朵花都很细小,但聚集起来,却犹如红烟环绕枝条之间。由于能预告雨水到来,柽柳在民间又称观音柳,相传观音洒水,用的就是柽柳树枝。
    红柳耐盐碱、耐干旱、耐潮湿,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它们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到处生根、开花、结果。枝杈杂乱的红柳,形象并不高大,但它在数千年狂风沙尘的肆虐中,从没有胆怯过、退却过。它们始终站在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前沿。
    有人把红柳与胡杨相提并论,称它们皆是戈壁荒漠的英雄。其实,红柳比胡杨更耐干旱。胡杨逐水而居,一旦离开水就会枯死。红柳则不同,它的根系很发达,能把触须伸得很长,最长的可达30多米,以汲取水分。不仅如此,红柳还与向日葵一样,渴望阳光的抚慰。
    炎炎夏日,在酷暑升腾的荒滩漠野,在被烈日炙烤的公路两旁,它高昂着不屈的头颅,用鳞片状的叶子铸起一身铠甲,吸纳阳光的热量。
    记得小时候,我与弟妹一起到戈壁滩捡柴火。由于近处能捡到的柴火极少,我们便去远处挖红柳疙瘩。大家拿着坎土曼、铁锹,来到野外。小的红柳还好对付,那些稍大些的红柳,因为根系发达,根茎粗壮,往往要连挖带铲,几个人又拽又扯,才能挖出来。不过,比起那些树皮、树枝,红柳疙瘩要耐烧得多。在那些艰苦的时日里,红柳疙瘩在灶膛“噼噼啪啪”燃烧的声音,
    以及它红红火火的光亮,给了我们莫大的温暖。
    夏日的傍晚,常见母亲坐在房门前,用枝条编制筐子、筛子。只见她将3根红柳枝做成一束,呈十字放置,然后将枝条均匀散开,插入一根盘绕,再续插一根盘绕,直到筐子的底座成型。之后,将枝干向中间弯曲出圆弧,再一根根编出柳筐的形状。母亲一边编着,一边告诉我们,新生的红柳枝柔软,有韧性,不易折断,用它编制的筐子、筛子、背篓结实耐用。红柳枝还可以编制盖房子用的房席、炕席……晚霞映着母亲的背影,从她手下穿梭飞舞出的那一个个红柳编制的筐子、筛子,最后都变成了我们兄妹几个的学费和书本费。
    红柳的茎秆,光滑且坚硬,维吾尔族人常用来制作马鞭杆把子。逛巴札的时候,坐在敞篷的马车上,那戴着花帽、蓄着山羊胡子的老汉,举起鞭子在空中猛地一甩,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鞭响,一家老小开心的笑语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红柳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疏风散寒,解表止咳,升散透疹,祛风除湿,消痞解酒。其叶子还是很好的畜牧饲料,含有粗纤维和蛋白质,牲畜食用后耐饥、蓄膘。
    几年前,我去南疆出差,吃到了至今难忘的“红柳烤肉”。正宗的南疆烤羊肉不用铁钎串,而用新鲜红柳枝。炼炭的木头以胡杨木为好,一是胡杨木结实,火力均匀耐烧;二是胡杨本身带有    特殊的坚果和木质香气。用它熏烤的羊肉,除了块头大,还有浓郁的香气。那焦脆的外皮、细嫩的肉质、鲜香诱人的味道,令人食欲大振,食后久久难忘。
    生活在新疆叶尔羌河流域的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以渔猎为生。他们仅凭一叶“卡盆”(维吾尔语,独木舟的意思)便可在海子间穿梭自如,捕鱼打猎。
    2015年夏季,应朋友之邀,我有幸来到羌河流域的巴州尉犁县。席间,见到了闻名遐迩的罗布人烤鱼。只见一条劈开的大鱼,由一根削尖的红柳枝从鱼头穿至鱼尾,另有3根红柳在鱼的身上横穿而过。远看,鱼像张开了翅膀要飞似的;近看,外皮焦黄流油、内里鱼肉白嫩。香喷喷的味道直扑口鼻,刺激得人垂涎欲滴。这种用红柳炭火烤制的风味,现如今已成了尉犁县一道名馔佳肴。
    戈壁红柳一生朴实无华,可它那灿若云霞的花朵却引人注目。每年5月下旬红柳初绽,七八月间达到繁盛,花期一直可延续至10月上旬。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公路上,那一片片、一树树火红的花朵着实能慰藉疲惫的身心。
    红柳还有许多好听的别名,比如垂丝柳、西河柳、三春柳、赤柽木、蜀柳、赤树柳、山柽柳等。但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更愿意称它为红柳,每当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戈壁滩上,看见那一缕红,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作者单位:农发行新疆分行营业部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