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25 第03版:行情与观察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玉米市场或已不需要深加工补贴 |
|
作者:本报特约分析师汤薇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418 |
|
|
|
|
|
|
□本报特约分析师汤薇 虽然从9月份开始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补贴就传闻不断,但直至目前仍未有政策出台。笔者认为,补贴政策延续或对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及稳定粮食价格意义不大,还将变相增加财政负担。 在国家玉米去库存大背景下,2016年11月1日起至2017年6月底,东北四省区执行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补贴政策,具体补贴额度各省间为100~300元/吨不等。补贴结束后,东北加工企业仍有拍卖陈粮供应,用粮成本相对偏低,产地加工企业生产效益及生产积极性同比普遍偏高。 去年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补贴公布时间在10月底到11月初,虽然从今年9月份开始东北深加工补贴再现的传闻不断,但目前已行至11月底,相关政策文件仍未有明示。 笔者认为,补贴政策延续或对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及稳定粮食价格意义不大,还将变相增加财政负担。 今年现货走势同比相对乐观市场自身调节良好无需补贴 作为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2016年深加工补贴政策的实施,无疑将在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促进玉米加工转化以及缓解农民“卖粮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2017年新粮上市以来,东北地区基层农户整体售粮进度同比偏慢,尤其是吉林地区农户惜售待涨情绪显著,加工企业上市节奏相对缓慢。 目前,深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收购价:黑龙江地区1370~1450元/吨,近周行情震荡持稳;辽吉地区1450~1520元/吨,11月中旬以来提价20~50元/吨不等,东北产地新粮行情相对坚挺。因为有种植面积调减和加工产能扩张支撑,今年库存压力及玉米 现货走势对比去年相对乐观,市场自身调节良好,通过加工补贴政策提振市场信息及利好玉米价格显得有些多余。 东北深加工呈高利润高开工不会因补贴而产生显著变化 中国玉米网跟踪数据显示,当前吉林地区淀粉加工利润在150元/吨以上,在2016年补贴执行期间利润一度高达700元/吨,这与2016年11月补贴政策之前行业长期亏损的状况明显不同;东北补贴政策执行至今,东北(尤其黑龙江地区)玉米酒精生产利润一直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高价区。此外,东北淀粉企业近一年持续保持高开工率,甚至接近满负荷生产的“巅峰”状态。 高开工率已对市场形成巨大压力,集中采购期已过,目前东北淀粉加工企业产品报价在2250~2350元/吨之间,市场整体交投偏淡,厂家多执行前期合同,新签订单寥寥。所以,新增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并不能对本已处于高开工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原料采购需求,无论从扶持加工产业发展角度或是刺激玉米消耗角度来 看,实际作用都微乎其微。 深加工补贴或引发价格高企市场化改革成效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从当前玉米市场行情及加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2017年实施东北深加工企业新粮采购补贴现实意义不大,既不会带来加工企业开工率的提升,也不会带来玉米原料消耗的增量。在下游产品终端消费及出口等层面增量较弱的形势下,施行深加工补贴政策只能增加财政负担,而且补贴政策涉及心理层面乃至市场现货行情的利好影响,或将导致国内外价差再度扩大、廉价进口替代谷物大量到港,妨碍国内玉米去库存进程。 同时,因深加工补贴很有可能引发产地及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高企,种植收益大幅增加或对农户种植心态产生干扰,一旦明年农户再度倾向玉米种植,那么,供给侧改革调整玉米品种种植结构的实施进程将面临波动,而玉米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也会被大打折扣。东北深加工补贴的出台与否,均不能为市场带来实质性影响,建议各主体理性看待。 |
|
|
|
|
|
|